
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强调,将城市更新置于更突出位置,统筹实施好一系列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
今年以来,“城市更新”成为热词。在地方政府层面,四川省、长沙市、上海市也在推进城市更新方面有所动作。比如,四川省于7月28日成立由华西集团全资控股的四川省城市更新集团。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更新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在政策推动下,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对此做出部署,有关城市更新的机构建设和政策支持,也有望加速出台。
积极推进“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自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后,于202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文件,成为国家战略。
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城市更新。今年1月3日,2025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6月,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文,宣布中央财政支持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7月14日至15日,时隔近十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会议还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此后,各地开始密集对城市更新做出表态及部署。
7月22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调研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工作,并指出城市更新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强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统筹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抓实抓细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重点任务。
7月25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集中推进本市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资源实施意见》表示,要贯通城市更新全流程,构建全周期城市更新模式。
7月28日,四川省三家国企子集团在成都揭牌成立,其中包括由华西集团全资控股的四川省城市更新集团。据介绍,四川省城市更新集团聚焦城市更新业务,覆盖体检、策划、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六大环节,布局科研设计、智能建造、产业投资、城市运营四大板块。
作为城市存量发展阶段的另一个抓手,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被提上日程。7月下旬,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创新生态……参与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共同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和城市更新一样,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在“宜居”层面的价值毋庸置疑,其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同样值得关注。有机构估算,算上土地购置和建安等投资,城中村改造能拉动的投资规模在数十万亿量级,即使分散在未来数年内,其带动的投资规模也较为可观。
政策支持有望加速落地
在布局城市更新方面,很早就有城市进行了相关的机构调整。
去年5月,湖北全省17个地市州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均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并引发了广泛关注。有市场人士解读,以“更新”取代“建设”,意味着存量更新时代全面到来。
同时发生变更的,还有机构的职能。按照去年5月发布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情况的报告》,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做好房屋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同时,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的职责也被划入其中。
此外,相关的政策支持也有望加速推出。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并提出通过六项举措加强对城市更新的支撑保障。其中用地政策、金融政策较为关键,预计后续相关内容将加快落地,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支持地方更好地探索适合当地且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介入,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提供更多机会。
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都有着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要吸引社会资本的介入,需要在融资方式上有所创新,并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
在“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下,未来针对城中村改造、“好房子”建设、优化土地供给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也有望持续推进。
(来源:建筑时报)